7月23-24日,2019年全区卫生健康年中工作会议在邕召开。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落实全区年中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上半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下半年工作,进一步凝聚共识,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南宁市卫生健康委和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相关卫生健康事业改革的好经验好做法,并聚集当前广西卫生健康事业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南宁、梧州、北海、玉林、崇左等5个市,全州、宜州2个县(区),融水县和睦镇卫生院和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单位分别进行了经验交流。
2019年上半年,全区卫生健康系统坚决贯彻中央和自治区决策部署,坚持谋大事、扩资源、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抓落实,全区医疗卫生实力有效提升,卫生健康事业加快发展。我区卫生健康对外开放合作取得重大突破,6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上讲话时指出“上海合作组织医疗机构和企业在中国广西防城港市成功举办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各方达成许多合作共识。我们支持在防城港市建立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继续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医学创新合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如此重要的国际场合提出这样一个要求,既发出了支持广西扩大医学开放合作的强烈信号,更是表达了党中央对广西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也赋予了广西在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崇高使命。我区妇幼健康事业迈上新征程,2月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与自治区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国家民族地区妇幼健康示范区协议》。广西地中海贫血防治得到各方面的肯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连续三年到广西考察调研地中海贫血防治工作,7月9日,第三次对广西的地贫防治工作成效作出签批表扬。
上半年全区卫生健康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本医疗保障战役扎实推进。打好医疗保障等“四大战役”是自治区党委、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自治区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主动对标对表,扎实推进基本医疗保障战役工作。多层次兜底保障体系日益巩固,稳步实施“198”政策,全区贫困人口住院实际报销比例达到90%;实行“先享受待遇后备案”政策,上半年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慢病人口办理门诊特殊慢性病卡人数达14.24万人,较2018年底增加5.29万人,增长了37.2%,实际报销比例达到80%;“三个一批”救治有序推进,95.25万贫困患者得到诊疗服务,总救治率达到96.92%;集中专项救治大病病人4.45万人,累计救治率98.51%;医疗卫生机构“三个一”建设加快推进,争取到中央和自治区专项补助资金19.43亿元支持贫困县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中药材产业扶贫稳步推进,落实《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分工实施方案》,开展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遴选工作,推进定制药园建设。
(二)医疗卫生资源有效整合。整合型医疗资源服务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区共组建医联体503个、专科联盟158个,覆盖全部国家级贫困县,乡镇卫生院参与率达58%;385家医疗机构建立远程医疗系统,常住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44.98%,基本实现贫困人口全覆盖;全区公立医院总诊疗量达到1.18亿人次,同比增长17.69%;手术量161万例,同比增长14.79%。医疗卫生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中央和自治区本级投入卫生健康资金累计达101.98亿元,同比增长2.07%。下达专项资金支持防城港、贺州、来宾、崇左4市人民医院创建“三级甲等”医院;投入33.37亿元支持县乡两级医疗卫生项目414个。医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提升,14个设区市和70个县(市)成立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柳州市人民医院、灌阳县人民医院等4家医院成为全国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33家三级公立医院配备总会计师;全区县级公立医院总诊疗人次同比增长7.4%,门急诊人次同比增长8.0%,医疗收入同比增长18.4%。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面实施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出台了《广西关于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等政策。
(三)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能力进一步增强,免疫规划扎实推进,建成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160多家,各种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均达到90%以上,麻疹疫情综合防控成效位居全国前列。重点传染病防控成效明显,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同比下降73.33%,艾滋病筛查人数同比上升9.02%,艾滋病病人治疗成功率达到96.8%。慢性病防控取得新突破,死因监测实现县域全覆盖,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进一步加强,成立了广西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技术指导中心。职业健康工作有序推进,《职业病防治法》得到广泛宣传。开展全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妇幼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面推进国家民族地区妇幼健康示范区建设,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严重类型地中海贫血胎儿“零出生”计划,落实中央5亿元地贫防治三年行动计划专项补助资金。截至6月,全区婚前医学检查率为98.88%,重症地贫医学干预率99.86%,重型地贫患儿出生率0.4/万。人口家庭发展和健康老龄化工作稳步推进,建立健全人口家庭业务精细化管理制度,研究起草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政策。有序推进《广西壮族自治区老年人优待规定》修订工作。医疗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组织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效果第三方评估,完成5家样本医院评估调查工作。建设完成自治区远程医疗服务与资源监管信息平台。启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全部63家公立三级医院建立了定期向国家报送信息机制。自治区建立绩效考核信息系统,全过程跟踪分析医院绩效考核情况。“互联网+医疗健康”取得新突破,河池市11家医院以及自治区人民医院、柳州市工人医院启动首批电子健康卡发卡工作,实现试点医院一卡通用。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印发《关于进一步精准实施全科医生特岗计划的通知》,放宽招聘条件,预计招聘人数达到150人以上;争取国家支持订单定向本科生由520人增至720人,培训基层卫生人才9910人次;加大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共考核认定“139”优秀人才101名。高等级实验室建设实现零突破,广西医科大学建成广西第一个P3实验室,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P3实验室已通过国家认可。
(四)中医药事业加快发展。上半年首次举行广西推进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创新情况新闻发布会,充分展示全区中医药壮瑶医药事业取得的成效。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有效加强,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新增建设138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全区有99.12%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9.28%的乡镇卫生院、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90.56%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4项指标居全国前列。中医药传承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通过全国中医优秀人才研修、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养等项目,培养各层次人才2173人次。继续开展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查清中药资源7088种,资源总数暂居全国第一位。开展广西道地药材目录的研究和道地药材质量标准研究,初步推荐罗汉果、田七、肉桂等药材为“桂十味”道地药材品种。中医药产业加快发展,共同编制《广西健康医疗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9-2021年)》《广西生物医药产业千亿元目标攻坚方案》。实施“三个一批”基地遴选工作,遴选出25家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推动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与中医药旅游文化推广、生态建设、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
(五)卫生监督、“放管服”改革、应急、对外交流、宣传、保健等工作稳步推进。卫生综合监管进一步加强,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完成国家下达随机抽查任务6723个,立案192件;组织医疗乱象、疫苗规范使用等五大专项整治活动。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面推行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制度,行业信用记录数据库和诚信档案进一步完善。“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深化,统一全区护士执业注册审批一次性告知清单标准,在全国率先精简4个子项的7种材料,实现自治区、市、县三级审批服务事项无差别化办理;各类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办理率96%,基本实现了群众办事“不见面”和“最多跑一次”目标。积极稳妥应对突发事件,全力做好当前汛期救灾防病工作,组织385支医疗和公共卫生应急队伍到灾区开展工作,诊疗受灾群众4398人次,消杀面积超过800万平方米,确保大灾以后无大疫。快速高效处置5·20百色市右江区酒吧屋顶坍塌事件和5·27贵港市石卡镇福龙村聚集性中毒等突发事件,得到自治区领导表扬。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初步建立全区航空紧急医学救援网络,成功实施空中救援22人次。国际交流合作有声有色,成功承办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发布《防城港宣言》;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在梁振英副主席、鹿心社书记、林郑月娥行政长官的见证下,启动实施新一轮“复明扶贫”中国流动眼科手术车项目;先后派出3批18名医疗队员赴柬埔寨实施白内障手术2815例。宣传工作守正创新,“女医生高铁救人被索要医师证事件”处置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经验交流;宜州区利用山歌等传统民族民俗文化普及健康素养知识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作主题发布;“天津支边医生在广西”史料收集整理进展顺利。稳步推进医养结合,开展养老服务和社区健康养老。自治区重大活动和重要会议保障有力,圆满完成自治区医疗保健任务。
(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开展。委党组以上率下,迅速行动,整体推进主题教育。及时成立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实施方案、学习计划和任务清单,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融合贯通。通过采取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举办读书班、集中学习研讨,赴烈士纪念馆、档案文献馆开展现场教学,集中观看革命教育影片,有效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坚持问题导向,把整改落实贯穿主题教育始终,从服务发展大局、深化医改、打好基本医疗保障战役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堵点痛点难点上抓落实,“198”政策、医联体建设、“零出生”计划、电子健康卡等一批关注民生的政策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会上,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主任、党组书记廖品琥要求,下半年全区卫生健康工作任务艰巨,各地各单位务必要突出重点,扭住关键,着力补齐短板,下更大力气攻坚克难,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第二,科学谋划,扎实推进健康广西建设;第三,狠抓关键,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第四,精准发力,坚决打好基本医疗保障战役;第五,整合资源,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第六,预防为主,加强公共卫生联防联控;第七,拓宽渠道,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引进;第八,突出优势,促进中医药事业产业协调发展;第九,深化交流合作,提升卫生健康开放发展水平;第十,做好人口家庭、妇幼和老龄健康工作。
廖品琥强调,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关键在落实。下半年要按照年初既定的工作目标,瞄准短板和弱项,担当实干,不折不扣狠抓工作落实,全力以赴,推动各项部署要求落地见效。一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二要切实为基层减负;三要主动担当作为;四要加强宣传引导。全区卫生健康系统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解放思想、担当实干,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做好全年各项工作,高质量推进健康广西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7月23日-24日,2019年全区卫生健康年中工作会议在邕召开。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主任、党组书记廖品琥出席会议并讲话。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夏宁主持会议。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姚春部署中医药工作。

南宁市卫生健康委等9个市县卫生健康管理部门和医疗机构作了经验交流。

7月23日上午,与会人员现场观摩学习了南宁市卫生健康事业改革的好经验好做法。

7月23日下午,与会人员聚焦当前广西卫生健康事业突出问题,展开深入交流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