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联系我们 | 留言板 | 收藏本站
  矿山危险源辨识  
  危化危险源辨识  
 
 
 
 
 
 
 
   
点击进入联系我们
加强危险源的辨识,提升安全意识
 
文章标题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控制程序
来 源  磊大减灾 查看: 856次 发布时间  2010-05-04
1 目的
持续对全管理处范围内所有危险源进行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为消除事故隐患奠定基础。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全管理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工作。
3 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管理处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工作。
3.2 安全办公室是管理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
3.3 各科室和单位负责其管辖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工作,参加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工作。
4 工作程序
4.1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过程
确定生产作业过程→识别危险源→安全风险评价→登记重大安全风险。
4.2 危险源的辩识
4.2.1 危险源的辩识应考虑以下方面:
4.2.1.1 所有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包括管理处管理和工作过程中所有人员的活动、外来人员的活动;常规活动(如正常的工作活动等)、异常情况下的活动和紧急状况下的活动(如火灾等)。
4.2.1.2 管理处所有工作场所的设施设备(包括外部提供的)中存在危险源,如建筑物、车辆等。
4.2.1.3 管理处所有采购、使用、储存、报废的物资(包括管理处外部提供的)中存在危险源,如食品、办公用品、生活物品等。
4.2.1.4 各种工作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如高温、低温、照明等。
4.2.1.5 识别危险源时要考虑六种典型危害、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
1) 六种典型危害
a 各种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挥发、泄漏所造成的人员伤害、火灾等;
b 物理危害:造成人体辐射损伤、冻伤、烧伤、中毒等;
c 机械危害:造成人体砸伤、压伤、倒塌压埋伤、割伤、刺伤、擦伤、扭伤、冲击伤、切断伤等;
d 电器危害:设备设施安全装置缺乏或损坏造成的火灾、人员触电、设备损害等;
e 人体工程危害:不适宜的作业方式、作息时间、作业环境等引起的人体过度疲劳危害;
f 生物危害:病毒、有害细菌、真菌等造成的发病感染。
2) 三种时态
a 过去:作业活动或设备等过去的安全控制状态及发生过的人体伤害事故;
b 现在:作业活动或设备等现在的安全控制状况;
c 将来:作业活动发生变化、系统或设备等在发生改进、报废后将会产生的危险因素。
    3) 三种状态
a 正常:作业活动或设备等按其工作任务连续长时间进行工作的状态;
b异常:作业活动或设备等周期性或临时性进行工作的状态,如设备的开启、停止、检修等状态;
c 紧急情况:发生火灾、水灾、交通事故等状态。
4.2.2 识别的方法
1) 收集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法规、标准,将其作为重要依据和线索。
2) 收集本单位和其它同类单位过去已发生的事件和事故信息。
3) 通过收集其它要求(如:顾客的要求等)和专家咨询获得的信息。
4) 通过现场观察、座谈和预先危害分析进行辨识:
现场观察:对作业活动、设备运转进行现场观测,分析人员、过程、设备运转过程中存在的危害;
座谈:召集安全管理人员、专业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讨论分析作业活动、设备运转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对现场观察分析得出的危害进行补充和确认;
预先危害分析:新设备或新过程采用前,预先对存在的危害类别、危害产生的条件、事故后果等概略地进行模拟分析和评价。
4.3  风险评价
4.3.1  矩阵法
           后果
可能性
轻微伤害
伤  害
严重伤害
极不可能
可忽略风险
可容许风险
中度风险
不可能
可容许风险
中度风险
重大风险
可能
中度风险
重大风险
不可容许风险
4.3.2 LEC定量评价法
D=LEC
式中:D-风险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L、E、C分值分别按照下述表格确定:
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6
3
1
完全可以预料
相当可能
可能,但不经常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0.5
0.2
0.1
很不可能
极不可能
实际不可能
 
说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是指存在某种情况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有多大,而不是指这种情况在我单位出现的可能性有多大。如:车辆带病运行时,出现事故的可能性有多大(L值应为6或10),而不是指我单位车辆带病运行的可能性有多大(此时L值为3或1)。
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分数值
频繁程度
分数值
频繁程度
10
6
3
连续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每周一次
2
1
0.1
每月一次暴露
每年几次暴露
非常罕见地暴露
 
3)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分数值
可 能 出 现 的 结 果
经济损失(万元)
伤亡人数
100
200以上
死亡10-29人、重伤50人以上
40
100-200
死亡3-9人、重伤10-49人
15
50-100
死亡1-2人、重伤3-9人
7
10-10
一次重伤1-2人
3
1-10
多人轻伤
1
1以下
少量人员轻伤
 
4) 危险源风险评价结果分为极其危险、高度危险、显著危险、一般危险、稍有危险五个等级。具体划分见下表:
 
D值
危险程度
>320
160-320
70-160
20-70
〈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注:D>70的危险源为重大安全风险。
4.4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实施
4.4.1各科室(单位)按照上述规定,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填写《危险源辩识调查评价表》中的“序号”、“场所/设备设施/活动”、“危险源”、“可能的损害”、“现有控制措施/制度”等内容。
4.4.2 各科室(单位)根据“矩阵法”和“LEC定量评价法”,对已识别危险源进行评价,填写《危险源辩识调查评价表》“风险评估”和“风险级别”的内容。根据评价结果,将重大安全风险汇总填写《重大安全风险清单》。
4.4.3各科室和单位将《危险源辩识调查评价表》和《重大安全风险清单》上交管理处安全办公室。安全办公室对各科室和单位的《危险源辩识调查评价表》和《重大安全风险清单》进行审核和确认,汇总编制全管理处的《危险源辩识调查评价表》和《重大安全风险清单》。
4.5 风险控制的策划
4.5.1 风险控制的策划应首先考虑消除或减少危险源,其次考虑采取措施降低风险,最后考虑个体保护。
4.5.2 重大安全风险控制
4.5.2.1 在一段时期内需采取专门措施控制时,应建立详尽的实施计划(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4.5.2.2 紧急情况下的重大安全风险,应制定应急预案。
4.5.2.3 建立和完善安全制度,编制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
4.5.2.4 监控各项安全制度和措施的落实。
4.5.2.5 对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4.5.2.6 加强有关设备、设施的检查和维护。
4.5.3 一般风险控制
对一般风险危险源,对职工进行安全风险教育,有关部门完善现有制度和措施,加强运行监控。
4.6 危险源的更新
各科室和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随时进行危险源的更新工作,对新增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确定新增重大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1) 相关法律法规变化时;
2) 在工作程序将发生变化时;
3) 开展新的活动之前(如新建工程等);
4) 采用新设备、设施前或设备技术改造后投入使用前;
5) 采用新的物质;
6) 发现新的危险源时。
各科室和单位根据补充辨识和评价的结果,填写新增《危险源辩识调查评价表》和《重大安全风险清单》,报安全办公室备案。
5 记录
5.1 《危险源辨识调查评价表》(CX-13-B01)
5.2 《重大安全风险清单》(CX-13-B02)
 
 

CX-13-B01
危险源辨识调查评价表
部门/单位:
 
场所/设备设施
/活动
危险源
可能的损害
现有控制措施/制度
风险评估(任选一种方法)
危险级别
矩阵法
打分法
L
E
C
D
 
 
 
 
 
 
 
 
 
 
 
 
 
 
 
 
 
 
 
 
 
 
 
 
 
 
 
 
 
 
 
 
 
 
 
 
 
 
 
 
 
 
 
 
 
 
 
 
 
 
 
 
 
 
 
 
 
 
 
 
 
 
 
 
 
 

参加评价人签字/日期:                                                     审核/日期:

 

CX-13-B02

重大安全风险清单
部门/单位:
序  号
场所/设备设施/活动
危险源名称
危险级别
控制方式
 
 
 
 
 
 
 
 
 
 
 
 
 
 
 
 
 
 
 
 
 
 
 
 
 
 
 
 
 
 
 
 
 
 
 
编制:                                  审核:                        日期:
[ 返回首页 / 走进大昇 / 应急宣教 / 危险辨识 / 法律法规 / 知识题库 / 基地建设 / 应急指挥 / 服务专区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西大昇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2009-2010 桂ICP备19007361号-1
地 址:灵川县八里街开发区(地号:GB00112)5幢第一层(灵川大道) / 电话:13617866619 / 邮编:541213